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三十八章

盐粒里的课本

盐场的秋阳带着股烈劲儿,把盐碱地晒得泛出白光。王盐生正在学堂后的晒谷场翻晒新收的罗布麻,孩子们蹲在旁边捡盐晶,阿盐的小口袋已经鼓鼓囊囊,里面装着她认为最透亮的几颗,说要给柳河的阿棠当书签。

“王大叔,柳河寄来的课本到啦!”负责送信的老张举着个木箱喊,箱子上贴着张桃花贴纸,边角已经被风吹得卷起来。他把箱子放在石桌上,刚解开锁扣,就有片桃花瓣飘出来,落在阿盐的盐晶口袋上,像给口袋系了个粉色的结。

箱子里的课本都用防潮纸包着,最上面那本《乡土教材》的封皮画着幅跨页图:左边是柳河的书院,右边是盐场的学堂,中间用条桃花与罗布麻缠绕的路连着。王盐生翻开第一页,发现是陈望的笔迹:“此课本共收故事三十则,一半取自柳河的桃树,一半取自盐场的盐碱,合为‘丙字’篇”。

翻到“赵护卫传”那页时,夹着张剪纸,是个扛枪的护卫正把木牌塞进伙夫怀里,背景是漫天飞雪的西山。剪纸的边缘沾着点桃胶,摸起来黏黏的,王盐生认出是玉桃的手艺,去年联课时她教孩子们做过,说用桃胶粘的剪纸能保存更久,像那些不该被忘记的故事。

“这剪纸是玉桃姑娘特意给阿盐的。”老张递过封信,信封上画着个红衣姑娘在桃树下剪纸,“她说阿盐上次画的赵护卫太瘦了,得让娃知道,英雄是能扛住风雪的。”

阿盐捧着剪纸,突然指着课本里的插图:“大叔,你看这伙夫的围裙!”插图里的伙夫围裙上绣着半朵桃花,“跟柳河课本里阿苗奶奶的围裙一样!”孩子突然把盐晶往剪纸的雪地上撒,“这样赵护卫就不冷了,盐场的雪都是咸的,能暖身子。”

午后的风带着盐粒掠过晒谷场,把课本的纸页吹得哗哗响。王盐生发现每本课本的封底都贴着片罗布麻叶,是去年盐场孩子亲手压的,叶面上用铅笔写着各自的名字。他想起陈望在信里说,柳河的孩子在课本里夹了桃花瓣,说这样盐场的娃翻开书时,就能闻到柳河的春天。

正整理着,学堂的老校工李伯颤巍巍地送来个木盒。老人的手上布满老茧,指缝里还嵌着盐渍,那是当年在盐场煮盐时留下的印记。“这是前清时的课本,”李伯打开木盒,里面是几本线装书,纸页已经脆得像饼干,“当年王大海掌柜的就是用这个教我们认字,字里都掺着盐粒,说这样才记得牢。”

王盐生翻开最旧的那本,发现里面夹着块小木板,上面用刀刻着个“丙”字,刻痕里还嵌着点盐晶。他突然想起爷爷说过,王大海教课时总爱让学生用盐粒在木板上写字,说“字要像盐粒般实在,不能飘着”。木板的背面画着株简单的桃树,枝桠歪歪扭扭的,却倔强地伸向天空。

“李伯,这课本能放在‘柳盐墙’上吗?”阿盐仰着头问,手里还攥着那剪纸,“我想让柳河的阿棠知道,我们的课本里,早就住着他们的桃树啦。”

老人笑着点头时,远处传来盐场的汽笛声。王盐生抬头望去,看见王念祖的孙子正牵着驴往学堂来,驴背上驮着个大包袱,里面是柳河书院新印的《丙字旗故事集》。“陈望先生说,”年轻人解开包袱时,露出书脊上并排的桃树与罗布麻,“这些书里每个故事都有两个版本,一个讲柳河的事,一个讲盐场的事,合起来才完整。”

阿盐突然跑到晒谷场的角落,那里堆着孩子们收集的盐晶。她挑出块最大的,用罗布麻绳系着,小心翼翼地放进课本里当镇纸。“这样翻书时,盐晶就会告诉字儿们,盐场的娃在认真听呢。”孩子的声音刚落,就见风卷起片桃花瓣,正好落在盐晶上,像给透明的石头戴了朵小花儿。

傍晚的霞光把盐碱地染成了金红色。王盐生把新旧课本都摆在石桌上,发现柳河课本里的桃花瓣,竟与盐场课本里的罗布麻叶慢慢贴合,像两瓣互补的花。他想起陈望在《乡土教材》序言里写的话:“教育不是复刻过去,而是让柳河的桃香与盐场的盐粒,在孩子们的心里长出新的故事。”

李伯突然指着天边的晚霞:“你看那云像不像本书?”远处的云层确实像本摊开的书,边缘镶着金边,中间的阴影像行正在书写的字。“当年王大海掌柜的总说,天地就是本大课本,柳河的水是墨,盐场的盐是字,写的都是咱老百姓的日子。”

收课本时,阿盐的盐晶镇纸在最后一页压出个浅浅的印记。王盐生翻开看,发现是篇未完的课文,题目叫《我们的未来》,下面画着片空白,只在角落写着行小字:“此处留白,待柳河与盐场的孩子共书之”。

他突然想给陈望写封信,告诉柳河的先生们,盐场的课本里长出了桃花瓣,就像柳河的桃树记得盐粒的味道。风带着罗布麻的种子往东南飘,王盐生仿佛看见三百株桃树正在柳河的暮色里轻轻摇晃,每片叶子都在翻动着无形的书页,把盐场的故事,写进柳河的月光里。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三十八章 盐粒里的课本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